黃一帆
【內容摘要】本研究采用內隱聯想測驗(IAT),考察了涉老新聞中老年人形象的差異對大學生關于老年人內隱態度 的影響,并運用閾下評價性條件反射技術,通過詞匯判別任務,探索對老年人內隱態度的干預。本文認為,不同性質 的涉老新聞會對大學生關于老年人的內隱態度產生影響,且可以通過干預得到改變。
【關鍵詞】內隱態度;老年人;干預
“態度”一直以來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 一。內隱態度指的是:由內省不能識別(或不能精 確識別)的過去經驗所無意識影響個體生成的對人 對事的穩定的評價性反應,包括個體對當前客體的 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
隨著老齡化成為社會的主流趨勢,對老年人這 一群體的內隱態度的探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總 體而言,個體更多的表現出對老年人的消極態度。 這些消極態度的形成,主要來自于家庭、學校、社 會以及媒體所提供和傳遞的關于老年人的負面信息 和觀念。且內隱態度形成之后,它在記憶結構中的 再次激活是自動化的。也就是說,在特定情境下, 個體無需意識努力,信息加工系統會自動激活關于 老年人的認知、情感以及行為意向。
同時,根據 Wilson 和 Lindsey 的雙重態度模型 (dual attitude model,DAM),雖然內隱態度是 相對穩定且自動激活的,但并非一成不變。個體在 特定干預策略的影響下,能夠增強或弱化他們關于 老年人與消極觀念之間的聯結,從而令其對老年人 的內隱態度產生改變。如 von Dras 和 Lor Vang 通過 IAT 實驗范式評估被試關于老齡化的觀念與態度, 實驗結果表明,讓消極態度水平較高的被試者學習 有關老年人的材料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相關知識,可 以有效減少關于老年人與消極態度的聯結。
態度的形成來源于信息。在當前新聞媒體廣泛 引領信息傳播、深刻影響人們態度觀念、行為模式 的時代背景下,關于老年人內隱態度的研究,除了 需在實體層面分析其表現特點和干預機制以外,還 有必要在信息媒介層面上,探索新聞信息對個體關 于老年人內隱態度的影響及干預策略。在這一時代 背景下,研究關于老年人內隱態度的影響因素,以 及改善或改變的干預策略,不僅有助于維護和提升 老年群體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地位,增強和推動老年社會服務工作,同時對于構建一個適宜老年人生活 和發展、年輕人與老年人代際和諧互助的文明、平等、 友善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采用內隱聯想測驗(IAT),旨在 考察涉老新聞(即涉及老年人的新聞)對大學生關 于老年人內隱態度的影響,進一步嘗試利用閾下評 價性條件反射技術(Evaluation Conditioning, EC)對 其內隱態度進行干預,探索干預效果。
一、實驗一
(一)實驗目的
實驗一的目的在于考察涉老新聞中老年人形象 的差異對大學生關于老年人內隱態度的影響。實驗 假設:被試關于老年人的內隱態度存在消極傾向, 閱讀關于老年人不同性質(積極、消極、中性)的 新聞信息的被試對老年人的內隱態度存在差異。
(二)研究方法
1. 被試
選取某大學本科生 101 名,其中男生 26 名,女 生 75 名,平均年齡 19.1 歲。所有被試視力正常, 右利手,自愿參加實驗。
2. 實驗工具與材料
內隱聯想測驗中包含了目標詞與屬性詞。實驗 中“老年人”與“青年人”為目標詞,積極詞匯與 消極詞匯為屬性詞。參考《新華漢語詞典(修訂版)》 與以往涉及 IAT 的文獻收集到的積極詞匯與消極詞 匯共 400 個。請 10 名研究生、10 名本科生分別把 400 個詞語劃入 5 個維度(身體素質、智力思維、 才能技藝、性格特征、社會評價)、2 個屬性(積極、 消極)進行符合程度的 3 點評分(1 不符合,2 不確 定,3 符合)。根據評分得出 5 個維度中前 5 位的 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
涉老新聞材料的制作。首先由 5 名研究生各自從社會評價、身體素質、性格特征、智力思維 4 個 維度搜集關于老年人的新聞,其中每一個維度分別 選取積極新聞、消極新聞、中性新聞各 1 篇。故總 共搜集 60 篇涉老新聞。再將這些新聞材料交由另外 5 名研究生根據相應的維度及屬性對新聞進行符合 程度的 5 點評分(1 完全不符合,2 比較不符合,3 不確定,4 比較符合,5 完全符合)。根據評分選取 4 個維度和 3 個屬性中最符合的新聞作為實驗閱讀 材料。最后由研究者進行統一編輯,調整字體字號, 控制新聞字數,并添加統一新聞標志(研究中統一 使用網易新聞標志),以排除無關信息干擾......
(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3年第4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本文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2017 年度教學改革課題“基于‘理論、實踐、素養’三位一體的師范生‘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項目編號:JGZD-17-17-1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