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良? 董鳴柯? 郭毅
【內容摘要】近年來,國產電視劇迎來“出?!睙岢?,其國際傳播能力日益提高,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然而,國產電視劇在“出?!边^程中仍面臨文化差異、內容題材要求、跨國貿易版權保護等諸多挑戰。本文認為,應通過提升“出?!彪娨晞≠|量,加快國產電視劇創新步伐,加強海外版權保護和推進影視企業協同合作等舉措,提高國產電視劇在海外的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關鍵詞】國際傳播;國產電視劇“出?!?;中華文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國產電視劇是傳承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承擔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責任使命。多年來,我國影視劇行業積極開拓海外傳播通路,國產電視劇“出?!背蔀橹腥A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實踐之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 中國劇集發展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電視劇出口額達 8000萬美元,已經成為我國視聽節目國際貿易中的主要產品。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國產電視劇更好地走向世界并提升其國際傳播效能是亟待回答的難題。本文旨在探討國產電視劇“出海”現狀,通過梳理其實踐經驗,剖析國產電視劇在“出?!边^程中面臨的困境與問題及其突破瓶頸的可能,以期提升國產電視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國產電視劇“出?!爆F狀
自 20 世紀 80 年代末經典之作《西游記》“出?!遍_創我國國產電視劇海外傳播的先河以來,近40 年間,國家層面積極引導,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影視公司銳意進取,共同推動了如《白夜追兇》《長安十二時辰》《夢華錄》等一批優秀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國產電視劇展現出較為強勁的國際流通性和國際影響力。
(一)國家政策有力扶持國產電視劇“出?!笔菢嫿▏倚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多年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國產電視劇更好地走出國門。
自 2001 年正式加入 WTO 以來,我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逐漸加快。同年頒布的《關于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的實施細則》提出,通過廣開渠道、合作交流和增加投入等舉措推進我國廣播影視節目在海外有效落地。2005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文化“走出去”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提出要加強統籌協調,通過不斷完善表彰獎勵機制等措施加強電視劇等文化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
2014 年,在“絲綢之路”倡議的推動下,“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等項目啟動,影視劇譯制合作被寫入中蒙兩國聯合宣言。項目實施至 2020 年,已有36 部 1603 集中國電視劇在蒙古國主流電視媒體循環播出。2017 年,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推進電視劇繁榮發展,重點支持優秀電視劇“走出去”。2021年 9 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加強數字視聽貿易主體和出口重點企業培育,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話語權。
此外,結合地緣特點,由中宣部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統籌支持、因地制宜搭建的“電視中國劇場”等項目也在全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推動了中國優秀電視劇作品在海外電視臺及新媒體平臺的常態化播出。
(二)民營企業接力創新
近年來,國內影視公司接連發力,著力構建國產電視劇海外傳播新格局。
首先是從各自為戰向協同發力轉變。以浙江的華策集團為例,該民營影視公司早在 2013 年便通過自主辦臺和聯合運營等手段,創建了全球華語電視劇聯播體,目前已與國外知名網站 YouTube、Summil、NOW TV 等建立合作關系,并設立了以色列華劇場等海外劇場。2017 年 12 月,華策影視聯合華誼兄弟等10 家國內影視文化企業組建中國電視?。ňW絡?。┏隹诼撁耍瑫T單位的影視劇實現集中包裝、集中輸出,以集約化和規?;瘜ν廨敵鲋袊娨晞 ?/p>
其次是從“借船出?!毕颉霸齑龊!鞭D變,即通過建立自己的國際平臺直接推進國產電視劇“出?!?。2019 年,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分別推出國際版應用程序 WeTV 和 iQIYI,積極拓展海外傳播渠道,進行本地化運營策略,成為海外市場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影視劇平臺。
再次是從“內容移植”向“因地制宜”轉變,即嘗試在海外制作本土內容。例如,WeTV 推出了東南亞本地原創劇集計劃,在 2022 年上線了 40 余部東南亞本土劇集。其中,The Wife(《妻子》)獲得亞洲最大電視獎項包括最佳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 26 項提名。近期,獻禮中馬建交 50周年的南洋題材新劇《獅城山?!芬苍隈R來西亞開機。這些舉措不僅為國產電視劇“出海”提供了更多機遇,也擦亮了中國國產電視劇的“出?!泵?.....(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變局背景下中國對美戰略傳播轉型及路徑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2CXW008)、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中國共產黨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與實踐的對外闡釋及傳播研究”(項目編號:2023ZTZD07)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