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抖音戲曲視頻為例
羅娜? 羅紅霞
【內容摘要】短視頻軟件從媒介工具到多功能的工作和生活服務平臺,已深度嵌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短視頻平臺的興起,為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抖音不僅為戲曲名家、戲曲達人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更為廣大戲曲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空間。本文旨在探討抖音如何賦能傳統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分析抖音戲曲視頻的內容、傳播方式和受眾互動,進一步揭示短視頻在戲曲傳播中的新趨勢和新路徑,并提出戲曲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承與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短視頻;抖音;戲曲;傳承與發展
2016 年 9 月抖音上線至今,短視頻已成為當代社會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它經歷了“萌芽”傳播推廣期(2016-2017)、“網紅”興起熱點期(2018-2019)、“云端”發展蓄勢期(2020-2022)和“出圈”整合聯動期(2023-2024)。戲曲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形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當前,在現代社會的娛樂方式多元化背景下,戲曲藝術面臨著老齡化、受眾流失、傳承困難、傳播途徑單一等諸多挑戰。短視頻平臺,特別是抖音,憑借其強大的傳播力與互動性,為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戲曲的傳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劇場和電視媒體,而是通過互聯網的廣泛覆蓋,觸及到更多年輕一代的觀眾,這種傳播方式的變革,極大地拓寬了戲曲的受眾基礎。
一、抖音戲曲視頻的傳播特點
在《抖擻傳統:短視頻與傳統文化研究報告》中提及:短視頻對傳統文化具有“喚醒、激活和復現”的功能,“短視頻作為蓬勃發展中的影像敘事方式既傳承文化,也在持續促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和再創作”??梢姡桃曨l平臺不僅可以有效傳播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不斷推動其傳承和發展?!吨袊桃曨l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從 2018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短視頻用戶規模從 6.48 億增長至 10.53 億,使用率從 78.2% 增長至96.40%,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均達到峰值。截至 2024年 6 月,我國短視頻用戶數為 10.50 億。短視頻與傳統文化戲曲的結合已成為當下突出的現象和重要的傳播途徑。
(一)年輕化的受眾
短視頻平臺打破了傳統戲曲傳播的時空限制,使得戲曲文化能夠跨越地域、時間的界限,迅速傳播到全球各地。通過抖音平臺,戲曲愛好者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分享戲曲視頻,極大地拓寬了戲曲文化的傳播渠道。抖音用戶群體龐大,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和興趣偏好的人群,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學習思維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抖音戲曲視頻以其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戲曲表演、戲曲唱腔、戲曲妝容、戲曲演員日常等),將古老的戲曲藝術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并吸引了大量年輕受眾的關注,不僅為戲曲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還為戲曲藝術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受眾基礎。
(二)碎片化的傳播
抖音戲曲視頻內容涵蓋廣泛,既有傳統戲曲的經典片段,也有現代戲曲的創新作品;既有戲曲演員的專業表演,也有戲曲愛好者的業余創作。這種多樣化的內容形式,滿足了不同受眾的需求。抖音短視頻的時長通常在 15 秒至 90 秒之間,“短視頻表現的優勢絕不僅僅是因為其短,而是因為其有自己的獨特敘事方式、方法”。這種視頻時長限制和碎片化的傳播方式,促使戲曲內容以更加精練的形式呈現,使戲曲藝術得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快速傳播,它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快節奏生活,抖音戲曲視頻以其獨特的拍攝場景、剪輯手法、音效配樂、字幕特效等,使得傳統戲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些多元化的制作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年輕受眾的關注,也讓傳統戲曲更加貼近現代生活。
(三)多元化的互動
抖音平臺在每一件作品中為其提供了點贊、評論、轉發等多種互動功能,網民可自由表達對戲曲藝術的喜愛和支持,這也使得戲曲視頻能夠迅速獲得觀眾反饋,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果,抖音平臺上的戲曲視頻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抖友可以免費收藏作品、無門檻進粉絲群、進粉絲福利群、寵粉群等,并與視頻作者進行互動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有些視頻作者會為粉絲定期連線直播,為粉絲答疑戲曲知識、戲曲演出等信息,還會與抖音行內外達人進行連麥直播,這種互動性不僅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也促進了戲曲藝術的傳播與普及。
二、短視頻推動戲曲藝術發展
近年來,以文旅帶動消費成為各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短視頻平臺的蓬勃發展,以及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重構了中國文化旅游事業的傳播新生態。戲曲一方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經典屬性;另一方面是根植民間的大眾文化,具有娛樂屬性?!?021 抖音“非遺”戲劇數據報告》顯示,“非遺”戲劇視頻累計播放量達 600 億次,累計獲贊 22 億次??梢?,短視頻平臺早已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納入平臺主流的傳播對象。
(一)戲曲短視頻的傳播現狀
《2024 年“非遺”戲曲關注度趨勢洞察報告》調查數據顯示:00 后(41.85%)和 90 后(25.57%)對“非遺”戲曲項目的關注度已經超過總樣本的67%,占據調查中的大部分受眾。這一趨勢表明,“非遺”戲曲正在逐漸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國潮文化的興起,讓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更加開放,戲曲中的服裝、妝容、故事等元素逐漸成為時尚審美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短視頻、綜藝、影視等現代媒介對于戲曲的推廣,讓戲曲不再局限于劇場,而是通過新的媒介形式觸達到更多的年輕受眾。視頻和社交平臺上的戲曲片段剪輯,以及影視綜藝中對戲曲的二次創作,讓年輕觀眾在娛樂中接觸到戲曲?!癦 世代”與國潮生成了戲曲復興的主力軍。本研究以抖音為例,選取 6 位各大媒體較為關注的戲曲工作者進行分析。并不是主流劇種的戲曲名家粉絲量為最高,非常欣喜的是他們不全是以變現為目的,更多是以傳播戲曲藝術、傳承藝術瑰寶為己任,抖音達人李勝素在順義大劇院演出的京劇《穆桂英掛帥》和換裝作品點贊量達 85.1 萬(2023.04.),其粉絲均為老、中、青群體,專業戲曲從業者居多;劉書含Rose 戲曲翻唱京劇版《廣寒宮》作品點贊量達 57.2萬(2019.08),其粉絲為中、青年群體,非戲曲從業者占據 70%;陳麗君發布的越劇合集作品點贊量達 257.04 萬(2023.10),其粉絲均為普通青年群體,文藝青年居多;張曉英為電影《滿江紅》的配樂(豫?。┳髌伏c贊量達 56.3 萬(2023.01),其粉絲均為老、中年群體,戲曲愛好者居多;黃梅戲 - 謝慧慧的一人多角的黃梅戲《游龍戲鳳》作品贊量達 56.3萬(2023.12),其粉絲均為中、青年群體,戲曲愛好者居多;贛劇陳俐拍攝的贛劇賞析課堂視頻點贊量達 20.1 萬(2024.05),其粉絲均為中、青年群體,以高校非音樂專業學生群體居多。他們將戲曲短視頻與戲曲表演、戲曲教學、文化旅游產業進行連接和融合,為各省市地方提供經濟增收的途徑(景區打卡、場館觀劇等),同時戲曲短視頻為戲曲傳承與振興打開了數字新通道,足不出戶就可實現與戲曲名家、戲曲達人進行互動......(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搜索公眾號:“教育傳媒研究雜志社”。)
本文系 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清至民國時期萍瀏醴地區民間戲曲唱本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22YJC760063)、2024 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共進研究——以越劇為例”(項目編號:2024SCG39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