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金哲? 李 維婷? 張華
【內容摘要】自嘲作為一種表達方式,被“Z 世代”青年群體爭相使用,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自嘲成為一種現象,并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中風靡流行。本文認為針對自嘲現象,可以運用思想引領、教育引航、輿論引導和社會引路等對策方法,培養“Z 世代”青年群體的自我價值認同、職業身份認同、主流文化認同和國家政治認同,最終化解自嘲現象有可能對“Z 世代”青年群體帶來的潛在危害。
【關鍵詞】“Z 世代”;自嘲現象;引導對策
近年來,多元社會思潮和文化涌入中國,這些思潮和文化良莠不齊,如不能理性分辨則極易被其影響蠱惑?!癦 世代”青年群體思想尚未成熟,社會資歷尚淺,對于此類思潮和文化的判斷經驗不足,容易被其同化進而成為此類思潮和文化的推手。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綜述
“Z 世代”青年生長于物質富足充沛的時代,與互聯網共同成長,具有較高的數字素養,但“Z 世代”青年也是從小生長于溫室的“花朵”,隨著年齡的增長,普遍已離開家庭和學校進入社會工作,而面臨諸多社會壓力和困難挫折難以適應,逐漸產生自卑感和挫折感,這為自嘲現象在“Z 世代”青年群體中流行創造了條件。近年來,自嘲現象不斷以詞語化和符號化的形態流行于網絡和現實世界,“Z 世代”青年是自嘲現象流行發展的推動者和主力軍,各類自嘲話語既反映出“Z 世代”青年群體的職場心酸、求學困境和生存窘境,又能從側面展現“Z 世代”青年的自身定位、社會認知與身心感受?!癦 世代”青年群體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肩負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因此,需要深入了解“Z 世代”群體自嘲現象的特征表現,全面剖析“Z 世代”群體自嘲現象的產生原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引導對策,幫助“Z 世代”青年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學術界對于“Z 世代”這一群體的研究比較廣泛,針對青年自嘲現象的研究主要從生成邏輯、風險評估和引導策略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并研究其群體特征、思想動態和行為模式,聚焦于社交模式、消費特征、虛擬偶像、短視頻和亞文化等方面。通過對各類社會思潮和多樣文化對“Z 世代”青年群體的影響剖析和治理對策,試圖從生成機理、理論內涵、行為表現等方面找尋二者間的切入點和契合度。而對于“自嘲”這一現象本身的研究成果較少,目前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喪文化、優美感、亞文化、網紅文化等為切入點,片面探討某一種現象、文化、語言中展現出的“自嘲現象”;二是以青年精神生活和身份認同為基礎對青年自嘲現象的生成進行剖析和解構,但其視角和內容均存在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未能從全局視角對青年自嘲現象的生成、危害及應對進行深入探究。
自嘲是青年心理調適的一種方式,也是群體文化認同和表達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參與社會交往、建構群體身份、表達精神狀態的一種符號化工具。青年自嘲現象主要是由于青年深陷“卷不動”和“躺不平”矛盾心理的旋渦,以求在數字化交往過程中獲得群體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是青年在內卷化沖擊下的情緒宣泄和意見表達。但是過度的負面情緒釋放會造成自我認知危險、社會認可危險和政治認同危險。青年自嘲現象的引導需要個人、學校和社會多方協同、發揮合力共同引導,實現“自嘲文化”的價值歸序。本研究試圖填補“Z 世代”青年群體自嘲現象研究的缺口,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將自嘲現象在“Z世代”青年群體中風靡流行的特征表現和產生原因進行全面梳理,提出科學合理的引導對策,以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參考。
二、“Z 世代”青年群體自嘲現象的特征表現
“自嘲”是指通過話語和文字的敘述以幽默、娛樂、嘲諷自己表達真情實感或期待以此獲得他人關注的行為,具有自我調侃、自我嘲笑、自我娛樂的意思。“Z 世代”青年群體自嘲現象的產生與其生活成長環境有密切關系,在家長“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殷切期許和在學校過多的“學業負擔”和過少的“體育鍛煉”的氛圍環境,越來越多的“Z 世代”青年選擇以自嘲的方式釋放緩解壓力。因此,只有全面了解“Z世代”青年群體自嘲現象的特征表現,才能通過剖析其特征表現深入了解“Z 世代”青年群體自嘲現象的產生原因,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引導對策。
(一)“Z 世代”青年群體的自我調節
“Z 世代”青年群體在生活、學業、工作等多重壓力疊加下,對所處環境和自身缺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認識。由于“Z 世代”青年群體生活在物質富足和精神充盈的時代,其選擇自我調適的方式更加廣泛多元。在面對繁重的學業和考試壓力時“Z 世代”青年會選擇用“小鎮做題家”“大學牲”等代名詞,在面對工作壓力時“Z 世代”青年會選擇用“天選打工人”“大冤種”等代名詞,在面對生活壓力時“Z 世代”青年會選擇用“孔乙己的長衫”“月光族”等代名詞?!癦 世代”青年群體通過自嘲方式進行自我調節能夠有效緩解心理壓力,降低心理落差,并利用“自嘲”替代“他嘲”,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擺脫被他人調侃嘲諷的窘境。但“Z 世代”青年群體并不是胡亂開展自嘲,而是會結合自身缺點不足,開展有針對性的自嘲。種種現象表明,自嘲已然成為“Z 世代”青年群體認識自我、表達個人觀點和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因此,自嘲現象在“Z 世代”青年群體中表現為坦然接受自身不足的自我調節......(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搜索公眾號:“教育傳媒研究雜志社”。)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要論述的理論體系和價值意蘊研究”(項目編號:22YJC710046)、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北大荒精神融入黑龍江省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路徑探究”(項目編號:21EDC194)、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研究課題“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七色彩虹’大學生素質教育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3GJYBB124)、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實現路徑與特色育人模式構建研究”(項目編號:SJGYB2024601)、大慶市哲學科學會科學規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項課題“筑巢引鳳與固巢養鳳:大慶加快促進青年人才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現路徑及對策建議研究”(項目編號:DSGB-ZX2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輔導員專項項目“農科院校美育育人路徑研究——以勵耘讀書主題活動為例”(項目編號:BYNDFDY20220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