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掉西裝和小白鞋,25歲的林澤汐在田埂上跟隨農民學著用鋤頭翻地、鐮刀割草。等到秋天3萬斤稻谷入倉,這個小伙子也從“蛋殼白”曬成了“水稻黃”。農民師傅拍著他的肩說:“小林啊,這稻子和你一樣,看著文氣,骨子里韌著呢,夠棒!”
他是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寶坻站運營負責人。站在2025年“我與寶坻雙向奔赴”青年推介官大賽舞臺上,林澤汐和來自天津市寶坻區各領域的優秀青年一起講述自己的青春故事。“我要在這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這是這群年輕人向這座城市獻上的深情告白。
從寫字樓里的格子間來到農田池塘旁與稻田星辰為伴,林澤汐笑稱,這是自己25年人生中最為奇妙的轉場。在這里,他的身份是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寶坻區牛家牌鎮200多畝黃土地,成為他叩響大地的首個篇章。
這個嘴角總帶著笑意的年輕人換上膠鞋跟老鄉一起在地里干活;下雨天光著腳去堵田埂的缺口;和同事們走遍牛家牌鎮20個鄉村,采訪各村書記和干部……腳上沾滿了泥土,也讓他心中更明白,“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
他挖掘出不少藏于民間的“寶藏人物”,請年近八旬的評劇老先生拉著二胡、打著小鼓把寶坻評劇的魅力展示給法國留學生;在大蒜田里向種植帶頭人楊大哥學習四六瓣大蒜、五葉齊大蔥的施肥秘方,把致富的密碼解鎖給更多父老鄉親。
他和小伙伴們把當地的風土人情設計到林亭口非遺辣椒酥辣椒醬創新包裝里,為蟹田稻、稻田蟹構思獨特模樣,將“寶坻三辣”擺上清華校園超市的貨墻,這群年輕人真切感受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深刻內涵。林澤汐動情地說:“鄉村振興從來不是濾鏡里的宏大敘事,而是每個人愿化作一株倔強的水稻?!?/p>
過去3年多來,寶坻融媒公益助農直播團隊就把鏡頭對準田間地頭,也聚焦一株株“倔強的水稻”。團隊成員犧牲每周六休息時間,助農足跡遍布寶坻各個街鎮,幫農戶直播帶貨增收近2000萬元。
15000分鐘的在線時長、166場風雨無阻的直播,累計超百萬人次的觀看……助農主播龐曉晨說,對他們而言,這些數字背后,是周大姐家滯銷的桃子變成了老伴的治病錢,是張大哥激動地發來“紅薯賣光了!”的驚喜,是農戶們一張張笑臉、一份份希望。
當看到焦慮的農戶綻放笑容、收到粉絲留言“因為你們,我們重新認識了寶坻”時,龐曉晨體會到,直播如同鄉村振興的“新農具”,鄉村振興需要“新農具”,更需要新農人?!爸r直播并不是簡單的帶貨,而是要用青年的專業與真誠,架起城鄉間的連心橋,為每一分耕耘贏得應有的尊重?!?/p>
農人不僅要會“低頭種地”,還要會“抬頭吆喝”,寶坻區晶寶溫泉農莊技術負責人肖麗娟對此深有體會。起初面對鏡頭她有些不自信,覺得自己“顏值不夠高”。團寶坻區委舉辦的“青耀寶地”直播大賽鼓勵了她,賽前的培訓導師告訴她,農業直播拼的不是顏值,是真心。為了推介農產品,她給團隊取名“匠心耕耘,晶晶有味”,每天邊學邊直播。沒想到,比賽后的一個周末,基地里原本滯銷的草莓銷售一空。看到大家紛紛留言“你種的草莓真好吃”,那一刻,肖麗娟覺得自己已經贏了——對她而言,比賽的輸贏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用直播讓更多人認識了寶坻的好草莓,幫基地解決了銷售難題。
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串聯起青年與城市共同成長的軌跡。團寶坻區委書記楊秋靜說,本次大賽自啟動以來,先后設置“青耀寶地”“聲動寶地”“創夢寶地”三大賽道,鼓勵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推介、創意宣講等多種形式,多維度展現自己與城市雙向奔赴的故事。
“我們希望讓一批有創意、有熱情、有擔當的青年推介官脫穎而出,成為傳播寶坻聲音、展現寶坻形象的生力軍?!睏钋镬o說,團組織還將不斷創新服務載體,健全青年發展長效機制,為每一名在這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青年人才鋪就成長階梯、搭建夢想舞臺,讓青春智慧在這片熱土上盡情奔涌。